>>> 星瞳科技|OpenMV中国官方网站 <<<
>>> 星瞳科技店铺地址|OpenMV中国官方代理,全球九大代理商之一 <<<
>>> OpenMV3 Cam M7 官方高配版上市啦~戳我戳我戳我~ <<<
>>> 星瞳科技-OpenMV中文教程网 <<<
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openmv用到的python语法。
输出
用print()在括号中加上字符串,就可以向屏幕上输出指定的文字。比如输出'hello, world',用代码实现如下:
>>> print('hello, world')
print()函数也可以接受多个字符串,用逗号“,”隔开,就可以连成一串输出:
>>> print('The quick brown fox', 'jumps over', 'the lazy dog')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
print()会依次打印每个字符串,遇到逗号“,”会输出一个空格,因此,输出的字符串是这样拼起来的:
print()也可以打印整数,或者计算结果:
>>> print(300) 300 >>> print(100 + 200) 300
因此,我们可以把计算100 + 200的结果打印得更漂亮一点:
>>> print('100 + 200 =', 100 + 200) 100 + 200 = 300
注意,对于100 + 200,Python解释器自动计算出结果300,但是,'100 + 200 ='是字符串而非数学公式,Python把它视为字符串.
变量
在Python中,等号=是赋值语句,可以把任意数据类型赋值给变量,同一个变量可以反复赋值,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,例如:
a = 123 # a是整数 print(a) a = 'ABC' # a变为字符串 print(a)
这种变量本身类型不固定的语言称之为动态语言,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。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,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,就会报错。例如Java是静态语言,赋值语句如下(// 表示注释):
int a = 123; // a是整数类型变量 a = "ABC"; // 错误:不能把字符串赋给整型变量
和静态语言相比,动态语言更灵活,就是这个原因。
list列表
Python内置的一种数据类型是列表:list。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,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。
比如,列出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,就可以用一个list表示:
>>> classmates = ['Michael', 'Bob', 'Tracy'] >>> classmates ['Michael', 'Bob', 'Tracy']
变量classmates就是一个list。用len()函数可以获得list元素的个数:
>>> len(classmates) 3
用索引来访问list中每一个位置的元素,记得索引是从0开始的:
>>> classmates[0] 'Michael' >>> classmates[1] 'Bob' >>> classmates[2] 'Tracy' >>> classmates[3]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 IndexError: list index out of range
当索引超出了范围时,Python会报一个IndexError错误,所以,要确保索引不要越界,记得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是len(classmates) - 1。
如果要取最后一个元素,除了计算索引位置外,还可以用-1做索引,直接获取最后一个元素:
>>> classmates[-1] 'Tracy'
以此类推,可以获取倒数第2个、倒数第3个:
>>> classmates[-2] 'Bob' >>> classmates[-3] 'Michael' >>> classmates[-4]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 IndexError: list index out of range
当然,倒数第4个就越界了。
list是一个可变的有序表,所以,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:
>>> classmates.append('Adam') >>> classmates ['Michael', 'Bob', 'Tracy', 'Adam']
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,比如索引号为1的位置:
>>> classmates.insert(1, 'Jack') >>> classmates ['Michael', 'Jack', 'Bob', 'Tracy', 'Adam']
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,用pop()方法:
>>> classmates.pop() 'Adam' >>> classmates ['Michael', 'Jack', 'Bob', 'Tracy']
要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,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:
>>> classmates[1] = 'Sarah' >>> classmates ['Michael', 'Sarah', 'Tracy']
list里面的元素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不同,比如:
>>> L = ['Apple', 123, True]
如果一个list中一个元素也没有,就是一个空的list,它的长度为0:
>>> L = [] >>> len(L) 0
tuple元组
另一种有序列表叫元组:tuple。tuple和list非常类似,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,比如同样是列出同学的名字:
>>> classmates = ('Michael', 'Bob', 'Tracy')
现在,classmates这个tuple不能变了,它也没有append(),insert()这样的方法。其他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样的,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[0],classmates[-1],但不能赋值成另外的元素。
不可变的tuple有什么意义?因为tuple不可变,所以代码更安全。如果可能,能用tuple代替list就尽量用tuple。
tuple的陷阱:当你定义一个tuple时,在定义的时候,tuple的元素就必须被确定下来,比如:
>>> t = (1, 2) >>> t (1, 2)
但是,要定义一个只有1个元素的tuple,如果你这么定义:
>>> t = (1) >>> t 1
定义的不是tuple,t是整型变量,变量t的值为1!这是因为括号()既可以表示tuple,又可以表示数学公式中的小括号,这就产生了歧义,因此,Python规定,这种情况下,按小括号进行计算,计算结果自然是1。
所以,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,,来消除歧义:
>>> t = (1,) >>> t (1,)
Python在显示只有1个元素的tuple时,也会加一个逗号,,以免你误解成数学计算意义上的括号。
条件判断
if语句的完整形式是:
if <条件判断1>: <执行1> elif <条件判断2>: <执行2> elif <条件判断3>: <执行3> else: <执行4>
比如:
age = 20 if age >= 6: print('teenager') elif age >= 18: print('adult') else: print('kid')
循环
Python的循环有两种,一种是for...in循环,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,看例子:
names = ['Michael', 'Bob', 'Tracy'] for name in names: print(name)
执行这段代码,会依次打印names的每一个元素:
Michael Bob Tracy
所以for x in ...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,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。
如果要计算1-100的整数之和,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,幸好Python提供一个range()函数,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,再通过list()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。比如range(5)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:
>>> list(range(5)) [0, 1, 2, 3, 4]
range(101)就可以生成0-100的整数序列,计算如下:
sum = 0 for x in range(101): sum = sum + x print(sum)
第二种循环是while循环,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,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:
sum = 0 n = 99 while n > 0: sum = sum + n n = n - 2 print(sum)
数据类型转换
Python内置的常用函数还包括数据类型转换函数,比如int()函数可以把其他数据类型转换为整数:
>>> int('123') 123 >>> int(12.34) 12 >>> float('12.34') 12.34 >>> str(1.23) '1.23' >>> str(100) '100' >>> bool(1) True >>> bool('') False
函数
在Python中,定义一个函数要使用def语句,依次写出函数名、括号、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:,然后,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,函数的返回值用return语句返回。
我们先写一个计算x2的函数:
def power(x): return x * x
对于power(x)函数,参数x就是一个位置参数。
当我们调用power函数时,必须传入有且仅有的一个参数x:
>>> power(5) 25 >>> power(15) 225
现在,如果我们要计算x3怎么办?可以再定义一个power3函数,但是如果要计算x4、x5……怎么办?我们不可能定义无限多个函数。
你也许想到了,可以把power(x)修改为power(x, n),用来计算xn,说干就干:
def power(x, n): s = 1 while n > 0: n = n - 1 s = s * x return s
对于这个修改后的power(x, n)函数,可以计算任意n次方:
>>> power(5, 2) 25 >>> power(5, 3) 125
修改后的power(x, n)函数有两个参数:x和n,这两个参数都是位置参数,调用函数时,传入的两个值按照位置顺序依次赋给参数x和n。
切片
取一个list或tuple的部分元素是非常常见的操作。比如,一个list如下:
>>> L = ['Michael', 'Sarah', 'Tracy', 'Bob', 'Jack']
取前3个元素,用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切片:
>>> L[0:3] ['Michael', 'Sarah', 'Tracy']
L[0:3]表示,从索引0开始取,直到索引3为止,但不包括索引3。即索引0,1,2,正好是3个元素。
如果第一个索引是0,还可以省略:
>>> L[:3] ['Michael', 'Sarah', 'Tracy']
也可以从索引1开始,取出2个元素出来:
>>> L[1:3] ['Sarah', 'Tracy']
tuple也是一种list,唯一区别是tuple不可变。因此,tuple也可以用切片操作,只是操作的结果仍是tuple:
>>> (0, 1, 2, 3, 4, 5)[:3] (0, 1, 2)
字符串'xxx'也可以看成是一种list,每个元素就是一个字符。因此,字符串也可以用切片操作,只是操作结果仍是字符串:
>>> 'ABCDEFG'[:3] 'ABC'
简单易懂,沙发沙发